管棚预注浆超前支护技术在斜坡道口的施工顺序

2023-03-21 09:50:38 返回列表

管棚预注浆超前支护技术在斜坡道口的施工顺序如下

1)施工准备。测量人员放斜坡道中、腰线,以此为管棚中心线.用红漆标 示出止浆墙轮廓线和控制点。人员、材料、设备等就位后,试运行空压机、潜孔钻机、注浆机等设备,制作管棚管。

2)止浆墙施工。以斜坡道中、腰线为基准浇筑止浆墙.止浆墙高度超斜坡 道净高2.5m,宽度超净宽4.0m(左右各2m),墙脚厚度为1.2m,墙顶厚度为0.45m,墙基础深500mm,墙砼标号为C20,墙与工作面之间采 用毛石砼充填。

3)明斜坡道孔口管埋设。用φ150x6mmx2000mm的无缝钢管作为孔口管 ,置于模板中,用槽钢等作为支架,支起200mm,孔口管间距为400mm,孔口管安装时顶部角度为7°,方向与斜坡道一致,两帮径 向角与斜坡道角度一致,外向角为1°,然后将孔口管与槽钢支架焊接固定,孔口管埋设位置与设计位置的上下、左右允许偏差为 ±5cm。

4)搭设钻机平台及操作平台。平台采用脚手架搭设。强度应满足承受机具 、材料、人员荷载要求,连接牢固、稳定。防止施钻时出现不均匀的下沉、位移.影响钻孔的质量。钻机平台高度以钻机的可调控范 围以及钻孔顺序来确定。由于钻机顺序按高孑L位向低孔位进行,平台位置相应自上而下逐步降低,以满足钻孔操作方便来确定。

5)钻孔。钻孔施工要点:钻孔采用MKQJ120/40型柱式潜孔钻机,钻头采 用φ130mm的合金钢钻头。为防止钻进时邻孔塌孔或串孔,先钻奇数孔,后钻偶数孔。开孔时要低压慢钻,以便控制钻孔方向,待 成孔2m后逐步提高风压和钻进速度。如果遇到硬岩,应高压低速钻进。如果遇到软岩,应降低风压并控制钻进速度,及时洗出岩粉岩 屑,以免卡钻。钻孔时经常测量孔的角度,误差控制在0.5°以内,发现误差超限应及时纠正,至终孔仍然超限应封孔,原位重钻 。孔深应比管棚钢管长1~2m,以便容纳埋管时孔内堆积的岩屑,保证管棚管埋深能达到设计要求。

6)管棚钢管安装。首先用装载机吊起第一节钢管,人工进行对孔、推顶, 如人工无法推顶钢管进孔时,采用装载机顶管。当第一节钢管还剩1.5m左右。将第二节钢管采用内套管方式与第一节钢管焊接连接。 焊接时必须确保2根管同轴心。连接结束后用门式架搭设临时支撑点再用装载机顶管,当第二节钢管顶进还剩1.5m,再用上述方法将 第3节钢管与之相连接并顶管。以此类推,完成管棚管的接长和安装,安装结束后进行临时封口,每钻完一孔便安装1根管棚且相邻管 棚钢管接头至少错开1m。

7)孔口封堵。孔口封堵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注浆效果。孔口封堵包括钢 管自身的封堵和钢管与孔壁之间空隙的封堵。孔口封堵采用厚钢板制作封堵器来封堵,钢管与孔壁间空隙的封堵是利用自制工具将早 强水泥砂浆塞入孔口封堵,封堵材料装入孔内不小于1m长度,确保封堵质量。

8)注浆。注浆顺序按由外到内,由下到上进行。即先注下部孔.后注上部 孔,注浆过程中,进行隔孔注浆.每次隔一序孔,然后逐步趋近,后序孔作为前期孔的检查孔。在正式注浆前用3MPa的压力压水检查 ,其目的是检查管路是否连接正常,是否耐压,有无漏水现象,测定注浆压力损失情况,确定注浆终压,将岩层裂隙内的充填物挤压 至注浆范围以外,增加注浆效果。

注浆是根据压水试验及围岩的裂隙发育情况估算单孔注浆数量,然后用1 台2TGZ一60/210X注浆泵进行注浆,注浆压力控制在0.5~2.0MPa。注浆时,先用水灰比0.5的浆液试注,当注浆正常后采用1:1水 灰比浆液注浆,如遇地下水发育、围岩破碎可添加水泥浆液体积5%的水玻璃。注浆时要随时观察泵压及注浆数量。以分析注浆是否正 常.如单孔注浆量过大,仍达不到终压的要求,可暂停该孔注浆,过4~6h用钻机清孔后再继续注浆,注浆时要严防堵管,影响注浆质 量。注浆结束标准是单孔注浆压力逐步升高并稳定在设计终压(2.0MPa).进浆量下降至5L/min,继续注浆10min即可停止注浆。

9)养护及斜坡道掘进并安装钢支架。根据浆液的不同,养护时间为4~24h 。待养护期结束后。在管棚棚护作用下掘进并安装钢支架。